2016年1-10月湖南商务情况通报
编辑:
系统管理员
文章来源:
湖南物流与采购
时间:2016年12月21日 00:00
外贸:进出口1286.6亿元,同比下降10.8%;其中,出口851.4亿元,同比下降10.9%;进口431.2亿元,同比下降10.6%。完成加工贸易340.2亿元,同比下降27%。
招商引资: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424.3亿元,其中,实际使用外资107.5亿美元,同比增长11.3%,实际到位内资3693亿元,同比增长15.2%;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521个,同比增长24.9%;合同外资164亿美元,同比增长71.4%。省级以上园区实际使用外资41.6亿美元,同比增长6.5%,其中国家级园区实际使用外资23.5亿美元,同比增长13.5%。
对外经济合作: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业务新签合同额55.3亿美元,同比增长26.9%;完成营业额46.9亿美元,同比增长16.7%;境外中方合同投资额30.7亿美元,同比增长25.5%;对外直接投资额14.4亿美元,同比增长40.1%。
内贸: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97.2亿元,同比增长11.6%。居民消费价格(CPI)同比上涨1.8%。
商务运行的主要特点
一、对外贸易
1、外贸降幅逐月缩窄,单月进出口继续保持正增长。10月当月,全省进出口总额187.50亿,同比增长9.6%。其中:出口130.22亿元,同比增长36.2%;进口57.26亿元,同比下降24.1%。1-10月累计进出口降幅比9月收窄2.1个百分点,10月当月进出口、出口继续保持正增长。
2、一般贸易快速增长,加工贸易增幅不高。从贸易方式看,一般贸易10月累计907.1亿元,同比增长2%。10月当月,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127.2亿元,同比增长69.8%,其中,出口93.4亿元,同比增长91.2%。加工贸易出口35.7亿元,同比增长1.1%。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、物品进口8802万元,同比增长359.5%。
3、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单月进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。从企业主体看,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进出口317.9亿美元,同比增长1.1%。10月当月,国有企业进出口23.5亿元,同比增长1.3%;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6.7亿元,同比增长13.1%;民营企业进出口127.2亿元,同比增长10.3%。
4、农产品、机电产品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。从商品结构看,1-10月,农产品累计出口51.9亿元,同比增长3.5%,累计进口23.8亿元,同比增长48.2%,机电产品本月出口61.2亿元,同比增长7.9%。从具体商品看,扬声器、塑料制品、蓄电池、箱包、服装、打火机、鞋类累计出口呈正增长,同比分别增长1256.8%、34.5%、29.3%、25.9%、22.5%、22.1%、1.1%。
5、英美、欧盟等部分国家地区出口实现单月倍增。从主要贸易伙伴看,对日本、德国、巴西、越南、英国、加拿大、墨西哥、荷兰、欧盟的进出口保持正增长。10月当月,我省对美国、澳大利亚、巴西、墨西哥、欧盟的出口同比倍增1倍以上,对英国的出口同比增长228.8%。
6、部分市州保持正增长,一些市州完成进度过八成。怀化、永州、岳阳、益阳、邵阳、湘潭、娄底累计进出口额保持正增长,同比分别增长155.4%、34.6%、22.9%、21.8%、10.8%、6.1%、0.7%。怀化、岳阳、益阳、永州、邵阳、湘潭六市均已完成年度计划的80%以上。
二、招商引资
1、第三产业引资迅速增长。全省一、二、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比重为:4.5: 52.8: 42.7;实际到位内资比重为:6.8: 50.6: 42.7。第三产业引资保持较快增长。实际使用外资45.96亿美元,同比增长43.6%;实际到位内资1596.2亿元,同比增长25.1%。房地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60.2%,实际到位内资同比增长14.6%。第二产业引资降幅收窄。实际使用外资56.78亿美元,同比下降4.2%;实际到位内资1847.5亿元,同比增长4.5%。工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2.2%,其中制造业同比下降8.8%;工业实际到位内资同比增长5.2%,其中制造业同比增长2.5%。第一产业引资同比下降,实际使用外资4.79亿美元,同比下降10.7%;实际到位内资249.33亿元,同比增长51.9%。
2、意大利、美国、日本等外资主要来源地投资增长较快,中部五省实际到位内资快速增长。外资方面:香港新批项目、合同港资、实际使用港资占全省比重分别为58.2%、66.7%、61.5%;实际使用港资66.12亿美元,同比增长14.2%。意大利对湘投资增长迅猛,美国、日本对湘实际投资同比分别增长65.6%、38.2%。“一带一路”国家(地区)中新加坡对湘投资较多,实际使用外资14015万美元;土耳其对湘投资同比增长14.7%。实际使用台资连续下降,同比下降23.6%。内资方面:来自泛珠三角、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到位资金分别为1937.27亿元、598.97亿元和553.09亿元,分别占全省总额的52.5%、16.2%、15%,同比分别增长13.4%、3.2%、29.8%。来自中部五省地区的到位资金为482.27亿元,占全省总额的13.1%,同比增长22.5%。
3、湘南三市和洞庭湖区吸收外资继续快速增长。湘南三市和洞庭湖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2.4%、21.1%,均高于全省增幅。长株潭地区和湘南三市实际使用外资、实际到位内资分别占全省总额的82.5%、56.4%。长株潭地区实际使用外资、实际到位内资同比分别增长9.9%、16.6%,分别占全省总额的54.1%、32.5%。全省吸收外资居前五位的市州是:长沙、郴州、衡阳、湘潭、株洲。全省内联引资居前五位的市州是:长沙、郴州、岳阳、株洲、衡阳。
4、外商独资企业引资增长较快。外商独资企业新批企业、合同外资、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22.2%、38.6%、13.9%,实际使用外资占全省总额的66.5%,比去年同期增加1.54个百分点。中外合资企业、中外合作企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8.4%、19.3%,分别占全省总额的19.1%、6.3%。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到位外资同比下降19.6%,占全省总额的8.1%,比去年同期减少3.11个百分点。
5、园区招商引资增幅平稳。省级以上园区实际使用外资41.58亿美元,同比增长6.5%,占全省总额的38.7%,比去年同期减少1.73个百分点。其中,14个国家级园区实际使用外资23.49亿美元,同比增长13.5%,占全省总额的21.9%,比去年同期增加0.44个百分点;实际到位内资467.51亿元,同比增长13.2%,占全省总额的12.7%,比去年同期下降0.2个百分点。
三、对外经济合作
1、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成为“走出去”重点。1-10月,经商务部门核准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设立的境外投资企业101家,中方合同投资额12.42亿美元,约占全省总额的四成,主要集中在越南、柬埔寨、伊朗、德国等国,投资行业以矿业、贸易、建筑建材等为主;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6.73亿美元,约占全省总额的三分之一,主要集中在科威特、泰国、马来西亚、老挝等国,以公路桥梁、电力设施等领域的工程建设为主。
2、受人民币汇率影响较大。一是影响对外投资的积极性。受人民币贬值影响,企业对外投资成本上升,投资风险增大。二是影响对外承包工程施工进度及结算。1-10月,我省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2.45亿美元,同比下降2.0%,既受汇率变化的直接影响,也与工程企业有意放慢工程进度,减少汇率损失有关。
3、市州发展不平衡。1-10月,对外投资中方合同投资额过亿美元的市州是长沙、永州、邵阳、株洲、湘潭,仍然集中在“走出去”基础较好的市州,特别是长沙地区,对外投资中方合同投资额6.53亿美元,占到市州总额的三分之一;而偏远地区的怀化、湘西、张家界,总量依然偏小。
四、省内市场
1、消费品市场增速环比持平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1-10月,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97.2亿元,同比增长11.6%,增速与前三季度持平,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.3个百分点。
2、居民消费价格高于去年同期,低于全国平均水平。1-10月,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.8%,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.3个百分点。其中,食品烟酒同比上涨4.6%,衣着1.6%,居住0.9%,生活用品及服务同比下降0.1%,交通和通信同比下降2%,教育文化和娱乐类同比上涨0.7%,医疗保健2.5%,其他用品和服务1.4%。
3、基本生活品类商品零售额平稳增长。1-10月,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,粮油食品类实现零售额385.0亿元,同比增长19.4%;服装鞋帽类268.9亿元,同比增长9.8%;日用品类124.4亿元,同比增长17.9%。
4、居住类、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较快。1-10月,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,建筑材料类实现零售额65.8亿元,同比增长43.9%;家具类30.5亿元,同比增长34.8%;五金、电料类44.2亿元,同比增长21.8%。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213.0亿元,同比增长15.5%,比前三季度加快0.4个百分点。
5、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回升。1-10月,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,中西药品类实现零售额254.1亿元,同比增长17.8%;其中,西药类增长14.8%,中草药及中成药类增长14.7%。
6、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实现正增长。1-10月,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,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628.4亿元,同比增长0.7%,而前三季度同比下降0.4%。